漱玉泉边,一代“婉约”派词宗在此梳妆...

2021-01-12 09:47:05 浏览量:48 责任编辑:e23


清平乐

【宋】· 李清照


年年雪里,常插梅花醉,挪尽梅花无好意,赢得满衣清泪!

今年海角天涯,萧萧两鬓生华。看取晚来风势,故应难看梅花。



上面这首诗出自李清照的《漱玉集》,大家可知道《漱玉集》和漱玉泉有什么关系呢?

首先,漱玉泉的名称你们知道如何而来吗?


640?wx_fmt=jpeg
640?wx_fmt=jpeg

漱玉泉得名于“漱石枕流”这一典故。据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篇记载:孙子荆年少时,想隐居,他告诉王武子,自己要枕石漱流。可他一时说颠倒了,说成了“漱石枕流”。


王武子问他:“流可枕,石可漱乎?”


孙子荆灵机一动,答道:“所以枕流,欲洗其耳;所以漱石,欲砺其齿”。这句话隐含着自洁其身、自砺其志的意愿。

漱玉泉的名字由此而来,将玉代石,不仅增添了形象美,而且那高洁柔润的玉质,还寄托了人们对崇高意境的追求。

早在9000多年前,漱玉泉就以它泠泠泉流吸引着人们。那时,泉水边筑有一古色古香的漱玉亭,文人墨客,常聚会于亭中,吟诗作赋,以发“漱玉”之怀。


640?wx_fmt=jpeg

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的曾巩,在齐州任职时,也曾多次约诗友流连于趵突泉、漱玉泉边,并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篇,和漱玉泉一起流芳于世。


那漱玉泉和李清照有何关系呢?

也许在济南的街头巷尾,你听到过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。


传说远在九百多年前的宋代,有一位端庄、秀丽的少女,每当晨晖洒满大地,便来到趵突泉东的一处泉池边,对着池中清明如镜的泉水梳洗打扮。


640?wx_fmt=jpeg

久而久之,泉畔的垂柳熟识了她那清瘦俊美的倩影,晶莹的泉水印下了她所吟唱的凄婉、明丽的词章。这位少女,便是李清照,来自济南的姑娘。


相传李清照幼年曾随其父母居住在漱玉泉附近。她天资聪颖,自幼深受父母熏陶,工诗、词、散文、画,兼通音乐,是个多才多艺的文学艺术家。

640?wx_fmt=png

她深深爱恋这清冽甘美的泉水,后来便把自己的诗集命名为《漱玉集》。

其实,细细想来《漱玉集》和漱玉泉是相辅相成、相互成就的关系。


漱玉泉给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提供了一片清净的创作乐土,也给她带来了诗词创作源源不断的灵感。


《漱玉集》也为漱玉泉戴上了一层历史和艺术面纱,令身处现代的人们更方便地感受到古代诗词艺曲和人物的魅力,更深入了解和贴近历史。


640?wx_fmt=jpeg


“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
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。”
李清照的《漱玉集》和漱玉泉关系你懂了吗?
不如来“二安”文化网红地打卡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