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龙潭曾是“大明湖”的一部分?

2021-08-02 00:58:26 浏览量:48 责任编辑:e23

要谈论济南的泉水

五龙潭是不得不提的

它不仅和趵突泉、黑虎泉、珍珠泉

并列为济南的四大泉群

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

640?wx_fmt=png

640?wx_fmt=jpeg

640?wx_fmt=jpeg

自古,五龙潭一带就环境清幽、景色秀丽,是济南园林荟萃之地。北魏时,这里的水域面积颇大,时为古“大明湖”(不同于今天的大明湖),湖畔有大明寺,水为“净池”,池岸建有用于接待往来官员的“客亭”。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曾有“左右楸桐,负日俯仰,目对鱼鸟,水木明瑟”的赞誉。

唐代,这里是文人雅士经常聚会的地方,诗人卢象曾作诗描述这里的美景,诗曰:“谢眺出华省,王祥贻佩刀。前贤真可慕,衰病意空劳。贞悔不自卜,游随共尔曹。未能齐得丧,时复诵离骚。闲阴七贤地,醉餐三士桃。苍苔虞舜井,乔木古城壕。渔父偏相狎,尧年不可逃。蝉鸣秋雨霁,云白晓山高。咫尺传双鲤,吹嘘借一毛。故人皆得路,谁肯念同袍。”

640?wx_fmt=jpeg

这片水域在宋代改称“四望湖”,金代始称“五龙潭”。关于这里为何改名为“五龙潭”,元代济南人,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散曲家张养浩曾在《复龙祥观施田记》写道:五龙潭当时潭深莫测,深渊乃龙的居所,适宜建道观,祀五方神龙,以镇守本土,祛除灾难。于是就有积德行善之家,备齐物料,聚集工匠,在潭边建起一座龙祥观。

张养浩还写道:龙祥观建成后,即由王姓葆光法师主持祠事,传到第六代为刘志义,《复龙祥观施田记》就是应刘志义登门请求而作。至于龙祥观里所塑的五方龙神,据说指的是阴阳五行风水学上的东西南北中、青赤黑白黄五方土地之龙神,掌管着五方龙脉,五龙潭也从此得名。

640?wx_fmt=jpeg

元初时水面缩小,但仍有五龙潭、三娘子湾等大片水域及溪流,潭侧建凝碧宫。明末五龙潭周边曾建有霖雨亭、伊人馆,清代又建有鲛人馆、漪园、贤清园、潭西精舍等私家园林建筑。民国时期,五龙潭附近的园林建筑大都倾圮。

新中国成立后,政府曾多次整修周边环境。现今的五龙潭园区,是1987年9月建成开放的,是一个以潭、池、溪、港等景观构成,具有质朴野逸特点的园林水景园。

640?wx_fmt=jpeg

640?wx_fmt=jpeg

处于园区的五龙潭,目前水面宽阔,澄澈如镜潭池以自然山石驳岸,长70米,宽35米,水深6米多,是济南市区最深的一处泉水。潭边曲栏画桥、亭台楼阁、杨柳倒垂、怪石嶙峋,是一处绝美的旅游胜地。